电力绝缘防护服的等级划分及实用要点
电力绝缘防护服的防护效能与电压等级密切相关,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0903)及我国国家标准(GB/T17622)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四级分类。
一、按电压等级划分的防护类别
1.低压防护范畴(0至1000V)
在家庭电路维修、低压配电柜操作等场景中,这类防护服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GB/T17622-2008标准,它需能承受5kV交流电压持续1分钟且不发生击穿。
2.中压防护范畴(1kV至10kV)
适用于变电站巡检以及10kV以下的带电作业。根据IEC60903:2014标准,其最小层间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0⁹Ω。
3.高压防护范畴(10kV至36kV)
主要应用于输电线路维护和高压设备检修工作。该类防护服有特殊要求,需通过20kV、3分钟的耐压测试,且袖口和裤脚部位需采用双层绝缘设计。
4.特高压防护范畴(36kV及以上)
常用于特高压电网施工和超高压实验环境。其制造存在技术难点,通常采用芳纶与橡胶复合等多层复合材料,耐压能力需达到50kV以上(DL/T976-2017)。
二、电压等级选择的实际操作要点
1.契合作业环境
当作业区域存在电弧风险,如进行开关柜操作时,所选用的服装需同时标注电弧防护等级,例如40cal/cm²。
2.材料与结构的检验
绝缘服必须通过“湿态测试”,按照ASTMF1891标准,浸水后其耐压性能下降幅度不能超过20%。同时,接缝强度需不小于30N/mm,防止因撕裂而导致防护功能失效。
3.定期检测与报废规范
每6个月需开展一次耐压复测,依据GB/T18136-2021标准,若绝缘电阻低于1×10⁸Ω,或者防护服出现破损情况,必须强制报废。
来源: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