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CIOSH 劳保会

第109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2025.10.11-13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距离展会开幕还有:

.
小时
:
时间
:

第109届中国国际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2025.10.11-13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 小时
  • 时间
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
媒体中心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汛期水域应急救援硬核装备

汛期水域应急救援硬核装备

2025年汛期的脚步已随6月一同临近,据预测,这一年的降水量将较2024年显著增加,这无疑让水域应急救援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新一轮考验。

 

长期以来,水域应急救援始终被三大难题所困扰:水体的浑浊不堪,使得水下生命探测工作举步维艰;无法准确感知水下的真实状况,让救援行动缺乏精准的依据;而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不仅存在沟通上的障碍,其面临的高危险性也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痛点。​

 

鉴于此,本文聚焦于复杂水域环境下的救援需求,对三类核心救援装备及其所具备的技术特性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梳理,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命探测与定位装备

 

1、FLS800D 水下生命探测声呐

• 技术突破:采用3mm超高距离分辨率声波探测技术,可穿透浑浊水体,在50米范围内精准识别溺水者、沉船等目标,目标识别精度达厘米级。
• 智能算法:集成图像增强与目标自动辨识技术,显著降低人工判读难度,尤其适用于夜间或复杂水流环境。
• 实战应用:已在多地洪涝灾害中实现 “盲搜” 转 “可视救援”,搜救效率提升 70% 以上。

 

二、水下环境感知装备

 

1、HDY-3DL 水下三维成像声呐系统

• 三维建模:通过定点扫测(覆盖 2500㎡)与移动扫测(6 节航速下覆盖 30600㎡)生成高精度水下地形图,实时标注障碍物、暗流等危险区域。
• 智能测量:可自动识别1.6米以上人体目标,并标注目标尺寸、深度等参数,为救援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 兼容性:支持与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平台协同作业,构建立体化探测网络。

 

三、潜水员辅助与通讯装备

 

1、DTU-3000 水下通讯定位一体机

• 实时通讯:潜水员通过潜水电脑与水面指挥实现1.5公里范围内的语音对讲,支持预设短消息文字收发,解决传统手势通讯效率低的问题。
• 精准定位:水面端可实时显示潜水员位置及预设目标标记点,结合北斗 / GPS 双模定位,定位误差≤1 米。
• 安全保障:内置紧急呼叫功能,潜水员遇突发状况时可一键触发警报,提升作业安全性。

 

四、新型协同救援装备

 

1、智能遥控救生圈

• 远程操控:可从船上、岸上或飞机投掷,通过1500米远距离遥控器实现自主搜索、救援及返航,单次可搭载2名成年人。
• 快速响应:入水5秒内完成自动充气,抗七级风浪,适用于开阔水域与急流环境。

 

2、水陆两栖救援车

• 全地形通过:配备履带式驱动系统,可在陆地、浅滩、冰面等多场景行驶,最大涉水深度1.2米。
• 模块化设计:可搭载高压水枪、破拆工具等设备,实现救援、排涝、清障多功能集成。

 

3、水面遥控机器人
• 智能避障:通过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实现自主避障,支持 360° 全景拍摄与实时画面回传。
• 物资投送:集成抛投模块,可精准投放救生衣、急救包等物资,有效降低救援人员涉水风险。

 

五、前沿技术融合趋势

 

1、多模态数据融合:声呐、无人机、热成像仪等设备数据通过云平台实时共享,生成动态救援态势图,辅助指挥决策。

2、轻量化设计:如 Subnado 水下推进器重3.5公斤,续航60分钟,可快速部署至深水区,解决传统重型设备响应慢的问题。

3、生态兼容性:部分装备(如水下机器人)可搭载水质检测仪、辐射剂量计等,同步开展环境监测与救援作业。

实际配置需结合《GB/T 39204-2023 水域救援装备配备规范》,根据水域类型(静水 / 急流 / 冰面)、灾害等级(洪涝 / 沉船 / 溺水)动态调整。

 

来源:网易手机网

分享至: